在石材资源丰富的水头镇,隐藏着一家颇具规模的“石材+卫浴”企业——麦特斯卫浴。这里没有传统石材企业的切割轰鸣,却陈列着300余款造型各异的定制卫浴产品。
作为南安最早实现“石材+卫浴”跨界融合的企业,麦特斯卫浴在30年间完成了从代工配套到整装定制服务商的蝶变,其独特的“前店后厂+终身质保”商业模式,正在重塑卫浴行业的区域服务标准。
前店后厂专注本土市场
日前,记者来到麦特斯卫浴,映入眼帘的是两栋充满年代感的大楼。大楼后面有一片铁皮车间,里面分别设有岩板、大理石、实木、多层板、不锈钢5个车间。
走进大楼,各式马桶、花洒、水龙头、浴室柜、淋浴房等卫浴产品琳琅满目,还有九牧、科勒等知名卫浴品牌的专区。麦特斯卫浴董事长蔡永红向记者介绍,前店后厂的模式已经实行了一二十年,吸引了大量周边客户前来参观选购。
“早期,我们给南安28家卫浴企业做台面配套,每周要发好几车货。”蔡永红坦言,作为最早将水头石材资源与卫浴产业对接的探路者,麦特斯曾占据南安卫浴台面代工市场60%份额。然而,随着卫浴品牌自建配套体系,代工订单锐减,迫使公司进行转型。
这场转型战役的转折出现在2016年。当年,蔡永红带领团队拿下泉州一家五星级酒店的整体卫浴项目,首次实现从测量设计、材料选配到安装维护的全流程服务。“36间客房卫浴,45天交付,利润是代工的3倍。”这次成功让麦特斯确立了“整装定制+区域深耕”的战略方向。
在麦特斯的后厂车间,5个独立车间构成了完整的供应链矩阵:岩板车间里,激光切割机正在雕琢异形台面;实木车间里,飘散着柚木清香,工匠手工打磨着浴室柜雕花;不锈钢车间里,一组直径1.8米的镜面圆形浴缸正在做防水测试。这种“前店后厂”的布局,让客户上午选中的石材样板,下午就能进入生产流程。
“上周有位厦门客户,早上10点带着设计师来选材,当天下午3点我们就完成现场测量,72小时交付了设计图。”蔡永红掏出手机展示最近的项目进度表,5支固定安装团队和20余名合作安装师傅,保障着方圆200公里内48小时上门服务的承诺。
这种深度本土化带来的成本优势,在万科、龙湖等精装楼盘项目中得到验证。麦特斯为327套住宅提供卫浴定制,相比品牌卫浴企业报价低了一些,却实现了利润率提升的“逆差”。蔡永红坦言:“本地化服务省去了跨省运输损耗,安装团队随叫随到,后期维修响应速度提升70%。”
厘米级定制满足个性化需求
在麦特斯的设计中心,设计师小吴正忙着调整一套特殊的浴室柜方案。业主要求在97厘米宽的非标空间内,嵌入带搓衣板功能的岩板台面,同时要预留扫地机器人充电位。“这已经是本月第9个非整数尺寸订单,现在定制卫浴就像量体裁衣,差1厘米都可能无法安装。”小吴说。
这种精准化需求正在改变卫浴行业的游戏规则。有数据显示,2024年精装房卫浴定制化率已达43%,较五年前提升27%。麦特斯的订单数据印证着这种趋势:标准尺寸产品占比从2019年的68%降至2024年的29%,而像107厘米、139厘米等特殊尺寸的订单同比激增3倍。
“我们现在最怕接到整数尺寸订单,因为那意味着返工风险。”蔡永红指着正在组装的浴室柜苦笑。他身后的几台设备正在根据不同订单自动调整参数,柔性生产线使产能利用率保持在85%以上。
穿过岩板车间,进入大理石加工区时,场景瞬间切换:数十种天然石材在灯光下流转着独特纹理,工人们正在用无缝工艺处理台面接缝。令人意外的是,这个传统石材区2024年产能同比提升40%,奢石订单量更是暴涨200%。
“三年前岩板占比70%,现在石材回潮到45%。”蔡永红指着被贴着“订”字的几扎白玉兰说,“这些材料可以做出几十套浴室台面,消费升级催生‘精品卫浴艺术品’的需求,让水头的石材焕发新生。”
“水头最不缺的就是石材,所以我们工厂在水头有地缘优势。定制各种石材台面,不仅可选性更多,而且也更有性价比。”在蔡永红的引领下,记者看到一款知名的奢石——范思哲黑,它在工人的巧手下,与陶瓷盆实现了无缝拼接。
除了工艺,麦特斯推出的“终身质保”服务,让其积累了3800多个家庭客户,最远的维修单来自100多公里外的莆田客户。
这种服务承诺源自对本土化供应链的自信。当某品牌卫浴需要从广东调货时,麦特斯可以直接从水头仓库调配,维修时效提升60%。在晋江某别墅区,业主王女士定制的2.4米弧形浴室柜在使用三年后出现合页松动,麦特斯团队2小时内到场更换,并免费升级了防潮配件。
夜幕降临,麦特斯卫浴的霓虹招牌在水头镇渐次亮起。这个从石材堆里成长出的卫浴品牌,正用“厘米级”的定制精度和“分钟级”的服务响应,在竞争激烈的卫浴市场中开辟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来源:海丝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