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Valve Dealer
首页 > 东田之光 > 列表

丰山村 | 呷茶话仙议村事

2024-09-02 10:07:44      来源:   

时间:2024年8月27日

天气:阴

地点:东田镇丰山村


    抓住8月的尾巴,我来到南安市东田镇丰山村,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茶话仙”议事协商活动。


640.webp.jpg640.webp (1).jpg



“今天召集大家来,主要有两件事,一是商量一下邻里议事小公园的推进事宜,二是村里打算成立一支腰鼓队。大家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民情茶室内,丰山村党支部书记陈友景的声音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身旁,有村干部正忙着为村民们添茶续水。


“成立腰鼓队和建公园都好,我支持!”一位村民率先发言,话语中带着几分激动。话音刚落,立刻引起了共鸣,大家纷纷加入讨论。“公园建多大?会涉及征地问题吗?我可以无偿捐地!”“资金够不够?我愿意捐5000元支持!”“公园的花草树木我来种,我来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共同为村庄的未来出谋划策。


随着讨论的深入,我感受到了“茶话仙”议事协商制度的独特魅力。这里没有华丽的会场布置,只有2张大桌子、几把椅子,以及桌上那几壶热腾腾的本地特色茶叶,简单的装饰中透露着温馨与和谐。在这里,没有冗长的会议议程,也没有严肃的氛围,只有一张张笑脸和一杯杯热腾腾的清茶。村民们围坐一堂,就民事协商、村庄规划、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大事小情展开讨论。村干部则认真倾听,及时回应,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640.webp (2).jpg640.webp (3).jpg



一杯清茶,不仅温暖了人心,更激发了大家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和责任感。


“有茶共品尝,有事好商量!”陈友景告诉我,“见面先泡茶”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生活方式。闽南人在泡茶时讲究“水、火、茶具”三要素,而在丰山村,“水”与“火”就相当于议事主体或者纠纷双方,“茶具”就是村委会的民情茶室,平衡着两者的关系,起到控制火候、滤出清水的作用。


“丰山村民情茶室于去年1月开始运行,每天都有专门的调解纠纷小组人员轮值。”陈友景告诉我,每当村里有纠纷或者大小事协商时,工作人员先到现场走访调查,并拍照、录像记录相关情况,其余谈话均回到民情茶室,然后采取先单谈或合谈的方法,平稳群众急躁的心情,最后再提出解决方案进行商量。协商过程中,与事情相关的关键人员就会一起坐下来,由一个中间人来主持,再请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或是懂政策文件的第三方来共同论证,化解矛盾、达成共识。“这就是丰山村结合实际,探索形成‘茶话仙’的协商新模式。”陈友景说。


“茶话仙”议事协商模式的魅力在于其灵活性与实效性。在茶桌上解决矛盾纠纷,从而实现“把茶泡开、把话说开、把心结解开”。“它打破了传统会议模式的束缚,让协商更加接地气、聚人气。村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容易放下戒备,坦诚交流,从而实现了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东田镇副镇长卢文渊说,这种模式也大大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确保每一项政策的出台都能真正反映民意、汇聚民智。


自“茶话仙”议事协商模式推行以来,丰山村不仅茶香四溢,更处处洋溢着协商民主的热烈氛围,村里也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们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基础设施也更加完善了;更重要的是,村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显著增强,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以前每个月都有2~3需要调解的事件,如今,两三个月还没一件,同时,处置纠纷的效率也提高了至少一半,且均能100%化解矛盾。”陈友景说。


一杯清茶,不仅暖了人心,更照亮了乡村振兴的道路。陈友景感慨地说,“茶话仙”议事协商模式让丰山村找到了乡村治理的“新钥匙”,也让他们更加坚信:只要心系群众,勇于创新,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达不到的目标。

(来源:海丝商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