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全面推广“团队•互动”课堂范式,推动整个中心小学教育均衡发展,10月19日下午,东田中心小学举行2023年秋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第一支部党员送教活动暨东田中心小学“团队•互动”课堂范式专题研训活动。
参会人员有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刘小坤老师,南安教育学会秘书长、进修学校教研员叶冠毅老师,东田中心小学有关领导及各小学全体语文教师共90多人。
活动中,刘小坤老师作《探索“团队•互动”课堂范式,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专题讲座,着重介绍了 “团队•互动”课堂范式最关键的三个问题: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
第一个问题是开展“团队•互动”课堂范式研究和推广的原因。在对多所小学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多数老师还是习惯“以讲为主”“以教为本”,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比例很低,多数学生还是被动的“听课者”,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没有得到落实。
第二个问题是“团队•互动”课堂范式的内涵。刘小坤老师把“团队•互动”课堂范式学生应做的事简练概括为“认真听、轮流讲、有回应”9个字,教师应遵循的结构框架为:遵循三个原则——学科逻辑、教学逻辑、心理逻辑;实施“五学”环节——个体预学、同伴互学、团队展学、精准导学、对标检学;融合“三学”作业——预学作业、检学作业、延学作业。
第三个问题是“团队•互动”课堂范式的具体做法。刘小坤老师从建立学习小团队、课堂实施“五学环节”两方面,并结合课堂实际、“三学作业”和评价表详细介绍课堂上应如何实施“团队•互动”。刘小坤老师强调:有质量的学生应视读书为终身习惯,视有教养为终身标识,视有理想为终身境界。
讲座之后的互动环节,叶冠毅老师针对中心小学各年段教师提出的关于“团队•互动”问题一一进行详细解答,强调“团队•互动”并没有固定要开展的时间、模板、语言范例等,更主要的是强调教师的充分备课、教学智慧和关注课堂生成的能力。针对很多教师的困惑,在“团队展学”这一环节,语文课是不是可插入教师的适时引导,数学课则要等学生汇报结束后再进行引导?刘小坤老师回答,“团队展学”并没有非常刻板的要求,所谓教无定法,教师应结合课堂实际进行随机应变,数学课“团队展学”时如确有必要,教师应适时加以引导,该出手时就出手。
活动最后,东田中心小学教导主任范雕玉老师指出,刘小坤老师的讲座、叶冠毅老师的针对性解答干货满满,“团队•互动”课堂范式已经被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确有实效,希望全体教师心动不如行动,深入学习、积极尝试、勇于探索,努力实现“团队•互动”课堂范式在整个中心小学的全面推广。
这次研训活动,让老师们对“团队•互动”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必将对整个中心小学的教学方式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来源于:南安市东田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