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首语
作为芹山之上,东田海拔最高的村,雪峰村近年来是如何以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民生问题解决为抓手,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的?请看东田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系列报道之雪峰村:产业转型再发力,乡村振兴在行动。
东田镇雪峰村
产业转型再发力,乡村振兴在行动
雪峰村位于东田镇政府驻地西7.2公里处,聚落在鸡冠山北麓山坡间,村委会设于内厝,辖7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村民411户、1685人,有山地3432亩,以马尾松、毛竹、油茶为主。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雪峰村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毛竹、油茶资源,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01
做好发展规划,持续做优产业。
雪峰村历来生猪散养户较多,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雪峰村宜居美丽乡村建设,雪峰村以产业规划为先,对接高校做好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初步形成以茶油、蜂蜜、毛竹生产、加工、旅游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规划引领。
雪峰茶油
雪峰农家蜂蜜
02
做好土地流转,形成规模效应。
以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为抓手,由党员干部带头成立雪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山(林)地流转进程,目前已初步和群众达成开发山(林)地意向200亩,为产业规模发展提供用地基础。
03
做好设施完善,助力产业振兴。
依托土地整理、农村人居环境补短板等项目,不断夯实完善雪峰村水、路、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实现各自然村角落水泥路面硬化、主干道及村民聚集区基本实现路灯架设,为产业振兴提供设施保障。
04
发展村集体经济,赋乡村振兴之能。
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抓手,是促进村级发展的内生动力。雪峰村立足日照充足优势,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号召,抢抓国家推行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扶持激励机制,探索“党建+光伏”壮大村集体经济新模式,在雪峰小学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工程,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增加2.5万元经营性收入,盘活闲置的雪峰小学,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增加1万元经营性收入,村两委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和新方法,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发展。
05
建设饮水工程,解决民生问题。
雪峰村海拔500m左右,周围山体环绕,常年存在阶段性缺水情况,村委会积极对接泉州市扶贫开发协会生成饮水工程,安装2个10吨水塔,受益群众达46户,18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