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南安全境解放,9月12日成立南安县人民政府,宣布全县划分为11个区辖30个乡镇。其中,二区区公所设在东田,辖东田、英都、翔云3个乡。 解放初,国民党反动派并不甘心失败,妄图夺回失去的天堂。国民党潜伏在大陆的残余匪特与地方土匪互相勾结,散布谣言,蛊惑人心,扰乱社会安定,并打着“反共救国军”的番号,进行各种破坏活动,甚至组织武装暴动,企图推翻新生的红色政权。据记载,南安相继发生多起地方匪首勾结美蒋特务策划组织的“攻区”武装暴动,一时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多名区干部和常备队战士在反击战斗中牺牲。 ★革命事迹 ★ 1950年2月23日晨(农历正月初七),潜伏在东田的国民党特务与当地的土匪互相勾结,并纠集英都、同安股匪共200多人,武装突袭二区(东田)区公所。区委干部和区常备队战士英勇迎击。此时,正在汤井下乡的区委书记、常备队指导员胡绪和听闻枪声,带队支援,由于敌人十倍于我,力量悬殊,突围失败。区委书记胡绪和、区委组织委员靳三庆、区税务员周宗恭、常备队员潘祖畴、司号员刘志成等5位同志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常备队队长、共产党员洪金斗,战士洪火益、洪乌肥、洪炉炎、洪金苍、洪铁炉、洪乌猫、洪本钩、洪聪明、洪添进、洪天恩、洪其发、邱倭祥、廖振利、廖奕元、廖士,通讯兵洪川尚,通讯员洪维怣,炊事员洪曾水等19位同志被俘,并囚禁在陈营山石洞内。24日,土匪打开区公所仓库,把粮食、物资、枪支洗劫一空。面对穷凶极恶的匪徒,被俘的战士个个正气凛然,坚贞不屈,无一变节。25日上午,匪徒们听说解放军剿匪部队即将进驻东田,仓皇逃跑之前,将19名被俘战士押至陈营赤水坑,残酷地用柴刀活活砍杀后推下山沟,有的几乎身首异处,惨不忍睹,其中,18名战士壮烈牺牲,1名死里逃生(被冤杀,后平反)。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以剿匪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的决策,南安县委开展全面的剿匪斗争,第五军分区派出增援部队,县委组织县大队和政府机关的干部、民兵配合主力部队,25日开赴东田实施军事围剿,给予盘踞在东田的武装土匪沉重打击,当场击毙多名,俘匪20多名。其余匪徒往安溪等地分散逃窜。3月上旬,解放军31军94师进驻南安。再次对东田股匪合击围剿,五峰深格的土匪闻风而逃。5月26日,在追击散匪战斗中,南坑村民兵吕尚胎牺牲。后来,县公安局捕获部分匪首,并通过发动群众举报和做土匪家属思想工作,劝降瓦解土匪队伍。经过一段时间艰苦斗争,基本剿灭东田境内的土匪,给人民群众一片安宁的土地,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在这场捍卫新生革命政权的战斗中,25位忠贞的革命战士喋血东田(24位评为烈士,1位后来平反),他们用殷红的鲜血,为南安二区剿匪斗争史写下悲壮的一章。诗曰: 陈营俊峭岭高崇,赤水含悲血染红。 烈士精神昭日月,他乡埋骨亦英雄。 南安二区剿匪斗争 ★革命烈士英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