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4日,一场备受关注的媒体见面会在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1400号上海凯士比泵有限公司厂区隆重举行。来自新华社、上海热线、21世纪经济报道、荣格工业、搜狐科技、化工装备技术、中国工业报等近十家知名媒体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泵友圈也应邀参加此次见面会,现场的媒体小伙伴们与凯士比集团执行董事、首席销售官Ralf Kannefass先生和凯士比北亚区域总裁贺钧先生就凯士比三大发展战略——本地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实践,以及2024新征程新规划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本地化战略布局
过去两三年,供应链问题一直是热议的话题。面对新冠疫情、全球区域贸易保护政策等各种因素,本地化战略是凯士比必须坚持的战略。通过提供各种本土化的产品和配件,凯士比利用本土化战略度过这一难关。
凯士比集团执行董事、首席销售官Ralf Kannefass先生对凯士比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凯士比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致力于实现产品和服务的本土化,以更好地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中国是一个实行本土化战略的杰出范例。凯士比不仅是本土化的设备供应商,还在本土化中的高质量的产品和卓越服务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过去的一年,在贺钧先生带领下,上海凯士比创造了29年来历史最好成绩,无论是销售额,还是订单以及利润,几乎都是两位数的增长。
Ralf Kannefass先生还表示,中国市场对整个凯士比集团来说意义重大,贡献巨大。过去四年是上海凯士比的高速增长期,不仅付清了过去累计的所有未分配股利,而且自1994年合资成立至今的29年里,通过利润再造,凯士比集团已经回收了当初对上海凯士比的所有投资。
而今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除了上海之外,凯士比常州和大连的两家阀门公司也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了显著的增长。此外,凯士比核电业务增长迅速。
数字化战略升级
自1994年与上海水泵厂合资以来,凯士比已经在中国扎根三十年,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同步。作为一个拥有90多年历史的老厂区,凯士比在过去的四年里采用数字化技术对老厂区进行改造升级。数字化改造从某个具体场景切入,落地验证后再小步快跑,迭代扩展到更大规模和更多场景。
凯士比北亚区域总裁贺钧先生介绍道,凯士比在数字化方面发展的成果已经运用到了生产、运营、检测、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
数字化地图的应用,通过对市场状况和客户的分布情况分析,提升售后服务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数字化产品离线振动监测软件——“凯泵卫士”的推出,对客户应用场景中的旋转机械,如泵、电机、齿轮箱、联轴器、风扇,甚至空调设备进行运营状态以及振动监测和预警;
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智慧工厂,比如图纸、各种设备和功能的数字化,包括3D扫描功能,将平面信息转化为立体模型等,对凯士比工厂的生产工艺流程、检测设备进行了数字孪生,从而实现了泵的云端数字化监测和专家远程监督。
不久后,凯士比数字化云端将完善29年来22万台泵的历史记录,可以跟踪每台泵的详细信息并进行云端数字化监测。这一转型不仅提升了凯士比工厂的生产效率,更让售后服务得以革新。
贺钧先生还列举了一个有意思的小案例,当某用户的一台船用泵在船舶行驶过程中需要维修时,凯士比可以通过数字化监测提前发现并预测其需求。这样,凯士比售后服务团队可以在该艘船抵达下一个港口之前提前将备品备件送达,为客户提供及时的服务。
可持续发展——人才政策
谈到凯士比人才战略,Ralf Kannefass先生分享道,凯士比将人才视作公司最重要的核心资产,员工的快乐和满意度是至关重要的,员工满意度不仅是公司的重要资产,更是凯士比稳固发展的基石。
贺钧先生介绍,在两年前上海凯士比重新审视了企业愿景,将员工的满意度放在了首位,将员工、客户和股东的利益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海作为中国的人才高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优秀企业。凯士比高度重视人才发展,将其和技术创新一起列为战略核心,通过提升员工满意度,在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服务客户,并最终实现股东的利益。
而对于提升员工满意度的一揽子计划也通过多个方面陆续落实。贺钧先生表示,三年前,凯士比提出了改造老厂区的计划,让80%的员工在新办公室工作。而截至目前,凯士比上海工厂对70%的区域进行了重新装修,已实现了100%的员工搬入新装修的办公室工作,厂区改造后,将古朴老厂区和德式风格融为一体,从德式啤酒屋活动区,到超大龙门吊网红打卡点,整个厂区可谓焕然一新。
根据最近的调查显示, 凯士比上海这个700多人的工厂中,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高达85%,无论是疫情期间员工主动选择闭环返岗,保障生产的持续进行和供货不间断,还是凯士比第一次申请就荣获“中国杰出雇主”奖项都是员工满意度的有力佐证。
除了硬件之外,凯士比也为员工提供了多样化的提升课程。工厂参观期间,一个个培训教室都热火朝天人头攒动。贺钧先生表示,这正是凯士比针对人才培养开设的北亚管理学院项目,该学院旗下的9大课程在2023年度组织超过22000课时的各类培训,人均培训时间达到35小时。而他本人和许多管理层人员都担任了讲师的角色,课程内容涵盖了领导力、销售等多个方面的培养课程供为员工自主选择。
北亚管理学院项目通过培训来帮助员工实现个人成长,而员工的成长又进一步推动凯士比成为更强大的公司。Ralf Kannefass先生表示,凯士比在各国分支机构,均有不同的项目和培训课程,旨在留住优秀的人才。这些培训不仅涉及专业技能,还包括软实力和领导力的培养,使员工具备更多的资质,进而提高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
与此同时,贺钧先生强调,凯士比在员工多样性方面也非常重视,十分注重提升女性管理层人员的比例,目前凯士比上海女性管理人员比例已经达到了24%。他相信,性别多样性将为公司带来更广泛的视角和创意,有助于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
在谈到可持续发展议题上,贺钧先生说,始终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关注少数群体和残障人士,为他们提供尽可能的帮助,为福利院等机构提供支持和援助。在疫情期间,上海凯士比在保障自身运营的同时,也积极为对口帮扶单位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此外,凯士比积极响应上海政府号召,进行了多项节能降噪措施。截至目前, 凯士比上海工厂已经实现了85%的节能降噪目标,并安装了光伏发电系统,实现了60%的供电自给。2023年12月,在集团总部CEO的见证下,凯士比上海工厂举行了光伏发电项目投用的揭幕仪式,标志着这一重要里程碑的实现。
贺钧先生表示,未来凯士比将继续在社会责任方面做出更多贡献。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和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凯士比将不断努力,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理念,并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新机遇
当被问到“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影响,Ralf Kannefass先生是这样说的:
作为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倡议,“一带一路”无疑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个倡议不仅为各国提供了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解决了资金不足等问题,为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基石。
对于凯士比来说,“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带来的益处是多方面的。首先,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凯士比在其本土业务的增长;其次,凯士比从参与的“一带一路”大型项目中获得了巨大的商机,进一步增强了凯士比支持“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能力。此外,凯士比上海也通过参与这些项目实现了业绩的增长,积累了宝贵的国际项目经验。未来,凯士比将继续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各类项目,与沿线国家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贺钧先生表示,“一带一路”的各类项目合作增进了各国凯士比与上海凯士比之间的互信与互助,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合作和联络闭环。比如,泰国凯士比与中国凯士比之间就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目前两家工厂正在多个项目上进行合作,为包括船运、后勤和物流等方面的举措提供了大力支持。
因此,凯士比中国与泰国凯士比的合作,乃至整个凯士比全球的合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际上,许多其他国家的凯士比分支机构也与中国凯士比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从中受益匪浅。
双碳减排与未来规划
双碳趋势的影响和凯士比未来发展举措也是此次媒体见面会关注的重点议题。
贺钧表示,凯士比在能源领域是一家领先的企业,曾经在中国市场营收的60%~70%来自于能源泵业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凯士比的业务版块已经变得更加多元化。虽然能源行业的绝对值仍在增长,但其在凯士比的营收比重中有所下降。在能源领域,凯士比更加关注中国的双碳减排目标,以及在传统能源领域和环保方面的技术发展。
正如Ralf Kannefass先生所说,创新是凯士比的基石,深深融入凯士比的DNA。在大型设备中,泵的驱动需要消耗大约10%的电力,而通过高效节能的泵产品,可以实现碳的节能减排。凯士比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泵的使用周期延长了20%,这对于泵设备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改进,显著提高了泵的使用效益,通过技术创新和数字化应用可以应对双碳减排问题。
此外,凯士比也在新能源领域加大了投入和关注,例如氢能、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领域。众所周知,凯士比在核能领域的技术实力得到了广泛认可,未来,凯士比集团期望在氢能领域成为世界领先的企业。
2024年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关键年份,是中国凯士比成立三十周年,凯士比上海化工流程泵新厂房将建成投用,凯士比将继续在未来的发展中努力执行预定计划,并力争在预算内实现16亿元的销售额。除了核心业务领域的出色表现,期待凯士比阀门行业业务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用Ralf Kannefass先生的话来说,2024年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年份,龙年的到来预示着强劲的发展和无限的可能性!
来源:泵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