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内容如下
↓↓↓
大型潜水电泵装上“智慧大脑”
■ 安徽日报 汪永安
3月13日,在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工作人员正通过数字孪生平台实时监控万里之外的非洲赞比亚卢安夏铜矿矿区28号井的抽水情况。
“现场设备的运行情况、环境变化情况、视频信号均可进行实时输。”卢安夏项目现场技术负责人李星介绍,现场4口井所有设备每天约产生100万条运行数据,涵盖电力系统、智能水泵感知系统、井口水位流量等环境监测系统。“我们依据出厂试验数据比对实时运行的数据,并结合我们AI海龙大模型,对设备的运行维护给出指导意见。”李星说。
中色集团(赞比亚)卢安夏铜矿矿区28号矿井已经淹井数十年,深达1200米,储水量约1.7亿立方米,相当于13个西湖,需要在21个月内抽完,任务十分艰巨。“要在短时间内把这么多水都抽完,不要说在中国有色集团历史上,就算是在世界矿业史上,也从未有过。”中国有色金属集团卢安夏矿业董事长王晶军表示,经过全球范围内多番寻找,他们最终选择了与国内一家水泵制造企业——合肥恒大江海泵业公司合作,水泵采用了大功率、大流量、高扬程特殊设计。这是全球首次运用于千米矿井抽排水工程实践的典范。
巨大的淹水量、未知的地下环境、超深井排水等对设备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也带来很多挑战。
“我们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智能控制系统与数字孪生平台,为大型潜水电泵装上了远程监控的‘智慧大脑’,有效应对了这些挑战。”合肥恒大江海泵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庆龙告诉记者,智能控制系统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潜水泵的运行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振动等。这些传感器就像潜水泵的“感觉器官”,敏锐地捕捉设备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并将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数字孪生平台则为远程监控提供了一个直观、高效的可视化界面。通过构建与实际潜水泵设备一一对应的虚拟模型,技术人员可以在平台上实时清晰地观察到远在千里之外的潜水泵的工作情况,仿佛拥有了“千里眼”。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从而有效避免潜在的设备故障和生产事故,保障矿山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卢安夏铜矿项目中,恒大江海的智能排水系统和多相流排水工艺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随着水位的下降和清理工作的进行,被水浸泡长达20年的井巷工程逐渐恢复,已暴露的井筒井壁光洁如新,巷道内新鲜风流拂面而过,气体检测正常,人行道顶板稳固,运输巷道完好。
这些好消息标志着卢安夏铜矿的“涅槃重生”正在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已累计使用13台智能大功率潜水泵,累计排水量达到4665万立方米。我们计划于2025年12月底前将水位降至850米以下,直至2026年初,全部排出1.7亿立方米的水。”朱庆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