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热泵产业以其高效、环保的特性,日益成为供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作为热泵技术的重要应用与出口市场,对中国热泵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深化中欧热泵产业间的交流合作,推动中国热泵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节能协会热泵专业委员会于2025ISH供热展期间,举办了中欧热泵产业高峰论坛。
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刘燕华、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主任白泉、中国节能协会副监事长兼热泵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恒谊、中国节能协会副秘书长兼碳中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军涛、法兰克福展览公司部门展览总监-建筑技术展Johannes Möller、德国供热制造商协会(BDH)董事会成员Nicholas Matten、欧洲热泵协会市场和政策项目主管Marcin Krupski、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中德能源与能效合作伙伴项目主任尹玉霞、产业在线董事长杨洁、海立电器新兴事业部总经理唐建国、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副经理李浩等领导及嘉宾出席论坛。
论坛开幕式上,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刘燕华首先发表致辞。刘燕华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热泵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热泵产业近年来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核心技术自主化率不足、市场应用场景有限等挑战。他呼吁加强技术创新攻关、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并深化中欧国际合作,共同推动热泵产业的繁荣发展。
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刘燕华
随后,中国节能协会副监事长兼热泵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恒谊发表致辞,他表示,中欧作为全球气候变化工作的主要推进者,在热泵产业领域拥有众多共性及合作机会。他指出,中欧热泵产业合作具有双向性,中国不仅是欧洲热泵主机的重要出口国,同时也大量采用欧洲部件如水泵、板式换热器和压缩机等。此次论坛旨在促进中欧热泵产业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气候变化目标的实现以及绿色转型。论坛汇聚了多位中欧企业代表,期望通过深入交流,切实推进中欧热泵产业发展,实现双方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
中国节能协会副监事长兼热泵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恒谊
2025ISH供热展主办方代表、法兰克福展览公司部门展览总监-建筑技术展Johannes Möller发表致辞,他强调热泵行业在全球脱碳和提高能源效率方面的关键作用,同时,高度赞扬了中国在全球热泵市场的表现,特别是空气源热泵领域。最后,他对中欧热泵产业高峰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期待论坛能为中欧热泵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法兰克福展览公司部门展览总监-建筑技术展Johannes Möller
在主题演讲环节,多位国内外热泵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的分享。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主任白泉以《全球节能减碳大背景下热泵产业的发展机会》为题,深入剖析了热泵产业在全球节能减碳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推动能源转型和二氧化碳减排成为迫切任务。中国能源结构正加快优化,电气化进程加速,为热泵产业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热泵在建筑供暖、工业余热回收、零碳建筑等领域展现出广泛应用潜力,成为实现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主任白泉
欧洲热泵协会市场和政策项目主管Marcin Krupski分享了《2024欧洲热泵市场发展和展望》,详细解读了欧洲热泵市场的最新动态与未来趋势。他表示,由于电价上涨,高利率,政治辩论,补贴方案不确定等原因,欧洲热泵市场在2023年销量下滑,尽管市场低迷,但其在与燃气锅炉的市场份额竞争中仍持续扩大。他指出,为实现到2030年欧洲热泵数量翻倍至至少6000万台的目标,欧盟正通过一系列新政策与计划,如《清洁工业协议》和《电气化行动计划》等,为热泵产业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欧洲热泵协会市场和政策项目主管Marcin Krupski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中德能源与能效合作伙伴项目主任尹玉霞做《德国供热转型及推动热泵发展相关措施》报告,详细介绍了德国能源转型的目标和现状,以及在推动热泵行业发展方面的具体政策与措施。她提到,德国通过《建筑能源法》和《供热规划法》等立法手段,明确规定了新安装供暖设备中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并将环境热能(从空气、水等环境中提取的热量)纳入了可再生能源范畴。为促进热泵的安装与应用,德国政府采取了包括高额补贴、优惠电价、碳差价合约在内的多种激励措施。尹玉霞还针对中国热泵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呼吁在热泵技术满足特定技术与应用场景时,考虑将其纳入可再生能源范围并给予相应补贴,此外还提出还应关注供热系统整体性能参数、推广天然制冷剂、加强热泵系统安装资质的认证等建议。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中德能源与能效合作伙伴项目主任尹玉霞
格兰富水泵(上海)有限公司HVAC OEM亚洲区总监袁磊做《能源转型下欧洲供热市场的最新变化和趋势》报告,他表示,欧洲供热市场正经历显著变革,根据最新市场分析,2024年欧洲锅炉和热泵市场整体呈现放缓趋势。预计未来,随着欧盟能效指令的实施和化石燃料锅炉禁令的逐步推进,热泵市场将在长期内实现增长,特别是在德国、意大利、英国和法国等关键市场。但短期内市场仍面临立法停滞和库存过剩等挑战。整体来看,欧洲供热市场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热泵作为清洁供热解决方案,其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格兰富水泵(上海)有限公司HVAC OEM亚洲区总监袁磊
海立电器海外销热泵产品经理张振宇就《中欧热泵配套压缩机市场介绍》进行了详细阐述,他表示,海立压缩机凭借R290全系列覆盖、高效能与本地化服务等优势在欧洲市场展现出强劲竞争力,累计销售超百万台。尽管欧洲市场2024年热泵销量出现下降,但在能源危机驱动以及政策补贴推动下,市场潜力依然巨大,但是,未来热泵市场还面临着成本压力、政策法规高标准要求以及供应链风险等挑战,对此,他提出了通过精简产品设计的手段进行技术降本,通过产地多元化等措施增加供应链韧性等发展建议。
海立电器海外销热泵产品经理张振宇
产业在线董事长杨洁做了《全球热泵市场特征与制造布局》的报告,报告显示,2019 - 2023年全球空气源热泵市场销售量与销售规模走势中,销售额5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5.6%,销售量5年复合增长率10.3%。亚洲和欧洲在销售与生产上主导市场,中国生产优势显著,全球产销基本平衡。2024年全球市场承压,产销回调,中国市场内外销均下滑,内销因投资消费收缩产品全线下滑,出口受欧洲需求低迷影响,但库存有所消耗,总体上需要短期承压,并坚定中长期信心。
产业在线董事长杨洁
德国供热制造商协会(BDH)董事会成员Nicholas Matten做了《欧洲热泵市场的当前情况和预期发展》的报告,他表示,当前,欧洲热泵市场在新建住宅中占比超50%,但在翻新项目中占比仍不足10%。展望2030年,虽面临建筑翻新率低等问题,但市场仍具潜力,到2030年,热泵在整个市场中的份额将增长到近 50%,10-20% 的热泵将安装在混动系统(壁挂炉热泵混合系统)中。
德国供热制造商协会(BDH)董事会成员Nicholas Matten
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副经理李浩做《欧洲空气源热泵标准测试方法解读》主题报告。详细解读了欧洲空气源热泵标准测试方法,并对比GB 19577 - 2024与EN 14825:2022的差异。他表示,在热泵市场竞争加剧、性能要求提升的背景下,准确的标准测试方法对企业意义重大。李浩介绍了APF和IPLV指标的计算逻辑,分析了两者在评价不同类型热泵性能时的优劣。重点对比了欧标和国标在测试工况、部分负荷性能衰减系数计算方法、数据采集时间等方面的差异,还阐述了测试要求中的仪表准确度、读数允差、稳态与非稳态判断等内容。此外,还介绍了对应标准的计算工具。
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副经理李浩
论坛期间还开展了以“中欧热泵产业的竞争与合作”为主题的主题讨论,该环节由产业在线董事长杨洁主持,芬尼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宗毅、广东热立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童风喜、喜德瑞中国区总裁谢新天、法罗力中国区首席销售市场执行官沈超、博世舒适科技亚太区总裁郑大智、格兰富水泵(上海)有限公司HVAC OEM亚洲区总监袁磊等行业嘉宾参与。嘉宾们围绕2025年热泵市场发展趋势、国内企业出口欧洲的机遇与挑战、企业的战略布局与产品规划,以及中欧热泵产业技术和市场的相互借鉴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为中欧热泵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思路与方向。
“中欧热泵产业的竞争与合作”主题讨论
本次中欧热泵产业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欧热泵产业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合作共赢的高端平台,也为推动中国热泵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