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新课标理念,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进一步探索“双新”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新样态,11月27日至29日,南安市翔云中心小学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校级教学研讨活动。
语文组
《精卫填海》
庄爱玲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这是一篇经典的文言文神话故事,庄老师通过图片引入主题,以读带讲,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感受精卫的精神,并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运用已积累的方法尝试分享故事,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同时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刻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想象和精卫坚韧执着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讲述故事,创编故事,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学习氛围浓厚。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晓宝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课堂上,王老师先从理解题目切入,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且出示单元语文要素,解析“戎”字;再初步把握课文大意,把文言文读正确、流利,读好停顿;然后结合注释、利用插图、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等方法,读懂文意;接着,同桌合作讲一讲故事。教学中,王老师以生为本,以趣促学,搭建多种学习支架,如勾连旧知学新知、方法借鉴活运用等,不仅教授内容,更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帮助学生归纳文言文学习的小技巧,从而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文言文。
课后,两位老师分别针对教学目标、环节安排等对自己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解读与反思。随后进行了分组研讨,在研讨过程中,老师们对两位老师的朗读指导、学习任务设计、评价的运用、学生学习方法的提练总结给予肯定,同时在教学的节奏和切入点、学生评价落实等方面提出了真诚的建议。
数学组
《搭配中的学问》
陈雅斌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上册《搭配中的学问》一课。在探究搭配问题时,陈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表达,通过团队共学、全班交流,实现从文字逐步过渡到图形,再到字母的表达进阶,学生逐步形成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习惯,体会最优化策略,进一步发展和形成符号意识,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实践操作、团队合作和自主探索,学生不仅掌握了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还学会了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长方形周长》
李迎迎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周长》一课。李老师借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揭示了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加深对长方形周长实际意义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团队展示分享对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思考过程,体会策略的多样化,淡化周长算法的总结、归纳和记忆,激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在促使学生形成概念的同时又使学生受到了启迪,学会思考,发展核心素养。
课后,老师们围绕教材解读与课标落实、教学环节设计、学生的互学情况、教师的课堂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
非语数组
《水的作用》
张秋红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科学上册《水的作用》一课。张老师以黄河两种不同地形地貌为主要线索,聚焦研究主题,重点让学生亲历降雨对土地侵蚀的模拟实验,基于观察到的现象建构概念并解释黄土高原沟壑形成的原因。然后,通过模拟实验演示河流侵蚀和沉积,引导学生模拟雨水、河流对地表的作用,让学生从实验中感受水的作用,收集证据,支撑观点,从做中学习知识。张老师准备了丰富的图片、视频以及充足的实验材料,由疑问到猜测,从设计再到实验证明,让学生“眼见为实”,真实感受水对地表带来的变化。
课后,张老师进行说课和反思,非语数组的老师围绕教学语言的表达与处理、实验活动任务的设计、教学环节与教学细节等方面进行点评,并给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切磋琢磨方成玉,深耕历练奋楫时。在新课程理念、新课标要求的指引下,翔小老师们将带着对课堂的新思考,潜心研究,以素养为导向,以评促学,继续在教研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让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