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日
赋能年轻一代
共筑韧性未来
我们在行动!
安全,是我们幸福生活的保障
安全,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守护
我们应该时刻将安全挂于心间
让灾害远离我们的生活
警钟长鸣
让我们大手牵小手
共同呵护生活中美好的每一天!
2024年10月13日是第35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通过教育赋予儿童和青少年掌握应对灾害能力,共享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技能,让他们成为家庭和社区韧性建设的推动者,不断提高全社会综合减灾能力。
为进一步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预防能力,响应国际减灾日的主题要求,南安市翔云镇中心幼儿园积极开展“国际减灾日”主题教育活动。
国际减灾日知识科普
你知道吗,10月13日是“国际减灾日”!
我知道“全国防灾减灾日”是5月12日,“国际减灾日”是什么?
那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国际减灾日”是什么吧~
1
1989年,为促进风险意识及减灾的全球性文化,联合国大会倡议设立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自2009年起,联合国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10月13日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旨在赞赏全世界民众和社区为减少遭受灾害风险做出的努力,并提高他们对所面临风险的重要性的认识。
>>自然灾害:
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地震、海啸、泥石流、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火山喷发等。
在日常生活中
地震、火灾、暴雨、洪涝、泥石流
等自然灾害随时可能发生
及时自救互救才能更大程度
成功逃生及减少财产损失
每个人都应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提高避灾自救技能
南安市翔云镇中心幼儿园各班级教师给孩子们科普了“国际减灾日”的小知识,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方式,向幼儿介绍应对地震、火灾、台风、雷雨等自然灾害的自救逃生方法,如:遇到地震,要迅速抱头、躲在桌下、墙角,不乱跑;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遇到洪水时我们要跑到高处、山丘、大树或屋顶上,等待救援不乱跑。遇到暴雨我们要少出门,在室内避雨要切断电源、远离门和窗。暴雨伴随雷电时,注意防雷。尽量待在安全的建筑物中,保持身体干燥,不要站树下,电线杆下等。进一步让幼儿了解一些防灾减灾科学知识,懂得基本的自护、自救措施,提高避灾自救能力,学会保护自己。
应急疏散演练有条不紊
演练一 室内避险
随着地震“紧急避险”警报响起,全体师生的地震逃生演练开始了,全园师生进入地震应急避险状态。各班级老师立即告诉孩子们“大家不要慌!快找地方躲起来!蹲下、躲避、抓牢”,引导幼儿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保护头部,紧急避险。
演练二 室外疏散
第二次“紧急撤离”警报响起,各班老师组织孩子们用手护头,猫弯着腰,沿着指定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到达安全地点后,清点并上报幼儿人数。
演练结束,黄老师对本次演练活动进行了总结,从警报响起到幼儿全部从教室撤离,整个过程快速、安全、有序,幼儿情绪稳定,教职工配合默契。最后再次强调了安全意识、自救常识等常态化教育和演练的重要性。
通过此次“国际减灾日”系列活动,全园师幼巩固了防灾减灾的知识,通过亲身体验,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意识与自护自救技能。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我们将会继续抓牢、抓实安全教育,筑牢园所安全防线,保障幼儿生命安全,呵护幼儿健康成长!
防灾减灾倡议书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今年10月13日是第35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为保证生命安全,减少灾害带来的伤害,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一、提高灾害防范意识,树立居安思危思想。时刻保持警惕,提高防范意识,保障您和家人的安全。
二、坚持从细节做起,加强家庭安全防范。我们要自觉排查身边的安全隐患,建议配备家用急救箱、逃生绳、手电筒、灭火器等减灾器材和救生物品,把“防灾胜于救灾”的思想落实到我们的具体行动中。
三、积极学习防灾减灾知识。了解灾害、了解风险、了解逃生技巧。
四、从自身做起,共同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五、注重发挥家庭教育宣传作用,提高儿童的灾害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南安市翔云镇中心幼儿园
防灾减灾我知道
生命重于泰山,
防灾避险于未然!
让我们共同关注防灾减灾,
树立风险意识,
掌握逃生技巧,
构筑起一道抵御灾害的坚实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