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云镇综治中心 01 构建多元阵地,打造共治格局 一是完善阵地建设,搭建治理平台。按照“两中心一区四室”的建设要求,整合资源,构建了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指挥调度中心,24小时便民自助服务区,“两代表一委员”联系群众化解矛盾活动室、矛盾纠纷调处室、视频监控室、群众接待室,将社会治理、矛盾调解、公共服务、协商议事等事项融入综治中心便民服务体系,实现“管理、办公、办事、服务”一体化建设,切实提高服务质效。 镇指挥调度中心 镇联合调解分中心 和谈室 “两代表一委员” 联系群众化解矛盾活动室 镇综治中心制度 二是聚焦责任落实,保障中心运行。充分发挥基层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由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担任中心主任,派出所所长担任中心副主任,统筹协调责任部门履职,凝聚各方合力。同时,充分发挥老同志调解经验丰富优势,聘用2名专职调解员常驻综治中心,做好上门群众工作,有效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专职调解员常驻综治中心 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 三是整合综治力量,强化部门联动。镇综治中心整合信访、公安、司法、劳保等部门职能,相关人员以常驻、轮驻、随驻等方式进驻综治中心,各部门融合协作、各司其职,形成联防联治的综合治理模式,保障了各项决策部署落实。 镇社会治理现代化 智慧调度指挥中心组织架构 02 创新治理模式,推进平安建设 一是依托智能管控,织密防控网络。在镇区公共场所和交通要道配备监控摄像149个,建成了融打、防、管、控于一体,全覆盖、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统筹调度33名村级综治维稳信息员、13支巡逻队伍,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增强在预警机制、社会面管控、突发事件应急等方面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 视频监控室 镇级巡逻队伍 开展日常巡逻 二是发挥多元联动,化解矛盾源头。镇综治中心通过群众反映、网格摸排、上级交办、部门转办等方式受理群众矛盾纠纷,并将矛盾纠纷进行甄别、初筛后,再按类别进行转派。截至目前,全镇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17件,成功化解207件,化解率95.39%。 矛盾纠纷调解现场 矛盾纠纷化解 镇、村、派出所 联合开展矛盾纠纷调解 三是强化平台应用,促进社会治理。依托南安市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平台功能,实现可视化指挥调度,不断推动综治事件的采集上报、科学研判、快速流转、跟踪督办、反馈评价,形成全流程、系统化、闭环式的工作体系。截至目前,翔云镇通过平台流转综治事件71件,办结71件,办结率100%。 平台采集流转事件 03 建强人才队伍,凝聚治理合力 一是建强专业网格队伍。全镇划分59个单元网格,配备59名单元网格长、12名专职网格员、614名网格员,同时,充实驻村干部、民警、村医、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力量,全网上下通力配合,“一网览尽”群众事,有效打通了为民办实事的“最后一公里”。 南安市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平台 (翔云镇) 网格员入户走访 镇干部、派出所民警、村级网格员 联合开展平安建设宣传 二是提升群防群治力量。聚焦化解婚姻家庭、土地纠纷、民间借贷、邻里关系、反诈等社会治理热点专题,邀请了调解专家、调解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对网格员、调解员、平安志愿者等进行授课培训,帮助学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年以来,已开展培训3期,培训人数50余人。 “国家反诈APP”安装注册 工作推进业务培训会 以福庭村综治中心为例。 福庭村牢牢把握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目标要求,整合优化资源力量,强化科技信息支撑,积极推进村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福庭村综治中心 01 周密部署抓建设 按照“一中心多用,一站式办理”标准,设置矛盾纠纷调处室、心理健康服务室、视频监控室、群众服务大厅等功能区,联合综合执法、民力助警、驻村律师等群防群治力量,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保障基层治理多元化解正常运转。 综治中心群众接待厅 02 调解矛盾促和谐 建立“1名民警+1支巡防队+N名信息员”群防力量工作体系,每周联合派出所驻村民(辅)警入驻警务室,联动党员、退伍军人、老干部等“调解能手”组成的人民调解小分队,对简单纠纷发现即调处、遇到即化解,做到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今年以来,全村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4件。 “民警+网格员”联合调解 03 科技赋能提质效 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以信息化为手段,搭建“智能化+网格化”社会治理实体平台,依托“雪亮工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可视化掌握辖区安全风险隐患及社会矛盾纠纷。目前,福庭村新建6个视频监控纳入“雪亮工程”系统,基本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快速响应群众诉求,排查化解综治中心事件35件,不断拓展智能化应用,真正实现“让群众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 视频监控室
来源:平安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