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云镇沙溪村,位于厦门、安溪、南安三地交界处,平均海拔达800米以上,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75%,是一座天然的氧吧,境内云顶山海拔1175.84米,是南安最高峰,峰顶常年云雾缭绕,宛如人间仙境。
近年来,沙溪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基层自治,团结带领党员、群众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奋力拼搏,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的沙溪之路,有力地推动了村级各项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沙溪村近三年先后被评为福建省美丽休闲乡村、泉州市低碳试点示范建设对象,南安市“三争”行动先进集体、“和谐村”等荣誉称号。
坚持党建引领,让战斗堡垒更有强度
一是完善公开制度。早在2018年村级组织换届后的第一天,沙溪村就建立了议事微信群,将每一笔款项、每一个重大事项、每一次会议决议等都在群里公布,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主动接受村民监督,真正做到将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如今,从一个信访问题突出村,变成一个连续几年无信访的和谐村。
二是健全工作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2018年村级组织换届以来,沙溪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创建并一以贯之执行“五个一样”制度,即:领导在与不在、检查与不检查、上班与下班、白天与晚上、人前与人后一个样,为沙溪做优做强提供坚实保障。
三是发挥党员力量。沙溪村党支部能够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参与疫情防控、防汛抗旱、乡村振兴等志愿服务的积极性,相关事迹多次被中国网、新福建、福建电视台、泉州晚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统筹辖区资源,让乡村振兴更有速度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要致富,先修路”,沙溪村大力推动农村公路窄路面拓宽工程,在沙溪村党支部的倡议号召下,党员、群众带头捐资,2018年以来投入了资金850余万元实施村内道路拓宽项目和村主道连接厦门同安道路项目,将主要干道路面由原来的3.5m拓宽至8m,极大提高了群众出行效率,为后续产业融合发展留足空间、留足余地,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奠定牢固基础。
二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沙溪村多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依托丰富的风力、水电和太阳能资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沙溪水电站平均每年可发电约80万千瓦时,可增加村财收入30余万元;引进中广核风电年总发电约1亿千瓦时,每年能为翔云带来600多万元的税收;引进福泉翔(南安)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养鹿,每年可增加村财收入10万元,同时每年可通过项目为村民提供50余个灵活就业岗位;辖区生态林、公益林每年也能够收入20余万元。
三是助推全域旅游发展。沙溪村党支部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全域旅游的“红色引擎”,构建“红+绿”发展新格局,积极谋划乡村振兴发展之路,充分挖掘南安第一峰——云顶山、风车、沙溪水库等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云顶风车”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视频被新华社转载报道;省级户外帐篷露营基地——星空露营基地假期“一票”难求,沙溪村已然变成推进全域旅游的“排头兵”。
暖心为民服务,让邻里守望更有温度
一是爱心帮扶救助。沙溪村积极开创“邻里守望”新模式,开展结对帮扶和爱心救助,每年从村里挑选出条件最困难的家庭或者发生重大变故的家庭进行发布爱心接力活动,有力地帮助困难学生、群众重塑信心、走出困境,让沙溪村从“小村庄”变“大家庭”,极大提升村民归属感和幸福感。2021年以来已开展帮扶救助爱心接力6人次,帮助筹集善款达80余万元。
二是长者集体生日。为进一步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丰富老年人的娱乐生活,营造“和谐邻里一家亲”的浓厚氛围,沙溪村每月为年满60周岁以上老人举行集体生日活动。同时,与翔云镇卫生院党支部结对共建,开展健康义诊下乡、知识宣讲,促进邻里互动,提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幸福感。
三是“跑腿”服务上线。在疫情特殊时期,考虑到沙溪村距离镇区路途遥远,沙溪村党支部发动党员、志愿者主动“揽活”,在小微权力监督群发布行程,帮助有需要的村民取快递、购买物资,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村民,还承担“跑腿”送货上门服务。如今,帮取快递、帮买东西、搭顺风车等已成为沙溪村邻里守望互助的一个惯例。
创新工作模式,让基层治理更有力度
一是干部主动解题。2018年沙溪村信访投诉、矛盾纠纷多,为此,沙溪村“两委”带头入户了解情况,以身作则,主动切入,多方沟通协调,先后处理沙溪村多年信访案件40余起,化解较大的历史积案就达10余起,比如与厦门同安区的土地权属纠纷等难题。
二是党员带头破题。为了改变交通现状,沙溪村拓宽村主干道路提上议程,修路需要征得村民田地,沙溪村党支部党员带头出让自家田地,并帮忙做亲朋好友思想工作,最终2022年沙溪村就以20元/㎡极低的补偿价格征得耕地35000㎡,迁移坟墓16个,新建道路3.4km,硬化2.5km,极大地便利了群众出行。
三是群众参与答题。沙溪村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党支部、村委会牵头组建的议事群,确保每户家庭都有代表入群参与村庄管理。如今,每天都有村民反映事情、提建议,村级大事也通过微信群进行讨论,形成全民参与、全民共治、良性循环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林锋利)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