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情怀,世家风范。近日,泉州公布55户“教育世家”,南安11户家庭榜上有名,他们几代人同守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他们用一辈子的时光书写师者本色,同时还将这种优良家风绵延传承。
为一步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在第37个教师节之际,本报推出专题报道,走进南安部分教育世家,了解他们教书育人背后的故事,并真诚地祝福所有老师:教师节快乐!
三代人守望大山
点亮乡村孩子梦想
在南安偏远山区翔云镇金安村,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一家三代4人从教,教龄累计119年;他们守望大山教书育人,点亮了一代又一代乡村孩子的梦想。
昨日,记者来到翔云镇金安村,了解卓琼林家庭的育人故事。
卓琼林(中)、卓淑玲(右后),卓成哲(左后)。
教学环境艰苦
40年陪伴山区孩子成长
“我们家族从父辈起,先后有19人从事教学工作。”谈起家族从教“简历”,已经74岁的卓琼林打开了话匣。
卓琼林告诉记者,父亲卓振恭从1951年就开始从教,叔叔也是校长兼教师。“爷爷是个农民,但是他很重视教育,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培养出了两位教师,在当时还是颇为轰动的。”在父亲的影响下,卓琼林也于1968年走上了教师岗位,在翔云中心小学任教。
他告诉记者,早年的教学环境特别艰苦。“学校设在祠堂里,厅堂廊道都被当成教室使用,因为没有隔断,一个班级上课,其他班级都听得到。”卓琼林执教的学校位于离家4公里外的偏远村庄,出行工具就是“两只脚”。“当时,我们都要住校,只在周六下午回家,周天又要赶回学校。”
久而久之的历练,让卓琼林的能力逐渐被看重。1995年,一纸调令,让他成为翔云镇黄田小学校长。
在别人眼中,担任校长是个“香饽饽”。但在他眼中,黄田小学地处偏远山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还有不少需要改善的地方,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初到学校,他便开始着手抓纪律、抓成绩。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与学校同事有效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上世纪70年代,仅拿着14元工资的他,除了养活一大家子,还会时常帮困难的学生垫付学费。“看到实在困难的能帮则帮,只要学生肯学习就够了。”
在改革浪潮及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有不少人建议他改行,但为了乡村孩子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坚定地与山区孩子站在一起,用自己40年的漫长岁月,陪伴着山区孩子的成长。
言传身教
子女同守三尺讲台
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卓琼林的女儿卓淑玲也扎根翔云,走上了从教之路。
作为小学一线教师,她并没有用“老师一人独讲满堂灌、学生万马齐喑被动听”的老路子,而是注重寓教于乐的新方式。她创新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知识。
担任28年班主任的她,不仅有耐心,也富有责任心,对学生倾注了大量心血。“每个孩子就像花骨朵,有些开得快,有些开得慢,这就需要我们耐心‘浇灌’,他们才能绽放得更美。”卓淑玲如是说。
在父亲和姐姐的影响下,卓淑玲弟弟卓成哲也当起了教师。这一干,就是23年。
“学校还缺一位体育老师,如果你能回来教学就好了……”1998年,大学毕业前夕,老校长的“动员”电话,让卓成哲义无反顾地回到翔云中学,当起了体育老师。
为了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他会与学生交朋友,跟他们拉近距离;他会组织寄宿生进行晨练,强身健体;他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激励学生;他还会自掏腰包,购买奖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代人扎根乡村教育119年,他们浇灌的“桃园”,早已满园芬芳。(据海丝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