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榕光
清明节期间,效古人游春“踏青”。应卓祥春先生之约,与退休的原山美水库管理处党委书记廖景成一起,到翔云镇翔山村一游。卓先生热情地带我们参观复建后的中峰禅院,还安排我们和当地村干部及生态旅游企业的公司老总会面。临别时,卓先生说,廖老此行不能白来,必须为我们翔山村写点东西。于是,我把近几年来调查了解的翔山村古今风物稍加整理,成此四题。
一、九仰——翔山:地名的嬗变
现在的翔山村,辖有福居(朴车)、社后(畲后)、后沟园、田当、彭床、墓仔垵、安尾寨、鲤鱼坵、公墓、当溪(中溪)、下当口、内壁、陈埕、院边、和安(禾空)、内坂、后格、大石、半岭、半山、大坵头、石璧尾、古路尾、格仔、林脚、松柏仑、溪南、门口垵、上寮、外厝、卓仑、大墘共32个自然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此地置翔山乡(小乡制,乡相当于现在的行政村),因其山多而得名。农业高级化时建翔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翔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新地名,这里本来的地名叫九仰。
关于九仰这个地名的由来,明弘治庚戌岁(1490年)出版的《八闽通志》有这样的记载:
九仰山在二十七都。众山九面环仰,故名。
乾隆版《泉州府志》也有同样的记载:
九仰山在二十七都,山势仰天者九。
在古代,翔山村这个地方,因为有“众山九面环仰”的特殊地理形势,一直以“九仰”为村名,但在口头上因为音讹,有时会被讹称讹写为“斗养”。
二、廿七——廿八:区划之调整
自古至今,翔山行政区划曾经数次调整变更。在宋,九仰属南安县归善乡之经善里。元朝废乡里制而设都,九仰属南安二十八都,后改隶属于二十七都。入明以后,仍恢复乡里制,但元朝设的都份仍然被习惯称呼,九仰一直属于二十七都。中华民国时期,九仰隶属于象运乡之翔云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九仰为翔山乡,隶属于南安县第二区,区治在东田。后拆出为第三区(后改名英都区),区治在英都。农业高级合作化时,为翔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隶属于英都区的翔云乡。人民公社时期为翔山生产大队,隶属于红旗人民公社(后更名为英都人民公社)。1961—1964年复置英都区,下设小公社,翔山大队隶属翔云人民公社。1965年撤区,将各小公社合并为英都公社,翔山大队隶属英都公社。1970年翔云从英都公社拆出,建翔云人民公社,翔山生产大队隶属于翔云人民公社。1984年翔山大队改为翔山村,设村民委员会,隶属于翔云乡(后改为翔云镇)。
由此可见,翔山这个地方,自古至今曾经有3次隶属于英都的行政区域。其中,从廿八都变为廿七都(英都)一事,很有趣且耐人寻味。
民间有个脍炙人口的传说,说明朝时,洪承畴的母亲傅氏爱吃上寮的酸笋,于是令地方官员以廿七都的南坪置换廿八都的九仰。但洪承畴是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至崇祯七年(1634)才升任兵部尚书、三边总制,成为朝廷要员。而明朝弘治庚戌岁(1490)出版的《八闽通志》,就已经把九仰列入南安廿七都辖区了。可见,在洪承畴还未出生的一百多年前,九仰就属于廿七都了。
我认为,因为酸笋这一名优特产而引发的“南坪换九仰”行政区划调整之事是很可能的,从这事可以看到古代上至官员下至劳动人民重视农特产品营销的一个例子。上寮位于九仰的山旮旯,位置太偏僻了,虽然有好的产品却“养在深闺人未识”,最好的营销平台就是位于廿七都(英都)的“英墟”。明清以降,英墟集市一直是南安西部最大的物资集散地,九仰划归廿七都管辖,有利于提高上寮酸笋的知名度。至于说是洪承畴母亲爱吃上寮酸笋而引起行政区域调整,这不过是“名人效应”而已,古今皆然。类似的故事,廿八都还有另一版本,说廿八都的吕林(今英都镇仕林村)在清乾隆年间出了个举人柯菁莪,他爱吃南坪的荔枝,就建议官府将廿七都的南坪调整到廿八都,条件是以九仰置换。
三、龙潭——“鸽仔石”:上寮奇观
上寮这个地方是个非常偏僻的山旮旯,名不见经传,却因为有了酸笋而出名。上寮的酸笋当然不单是靠名人效应出名的,而是有其特色。第一,这里位于深山峡谷,日照时间少,常年有云雾,且水分充足,竹笋细嫩。第二,这里有一种特殊的品种叫“竹仔”,茎小,纤维细,以其竹笋腌制成的酸笋特别好吃,这种“竹仔笋”的风味非别地以毛竹笋制成的“毛竹酸笋”可比。
上寮不光有酸笋,还有两处奇观。
龙潭。龙潭位于上寮,是英溪上游支流的一个深潭,四周群峰环绕,壁立千仞,一条瀑布从山上俯冲而下,形成深不见底的深潭,蔚为奇观。在此向上仰望,可见云雾缭绕的云峰山,一块状如石碑的巨石隐约在望。传说乾隆皇帝很喜欢和在翰林院供职的博学宏词洪世泽聊天,了解洪世泽家乡廿七都的景物奇观。有一次,就聊到这个龙潭。洪世泽说,有乡谚曰,“山顶一块碑,山下一窟池。天成石碑两丈外,池深无见底。碑和池,距五里”。洪世泽绘声绘色地讲说,说得那乾隆皇帝也心动了,说,朕游遍江南,却不知有这么个好去处!
鸽仔石。距龙潭不远的溪涧边有一块四方形的巨石,石上正中还有一小块状如鸽子的小石隆起,曾有精通堪舆术的“地理先生”说,这是个大官印,上面这只鸽仔是印纽。又说,这个官印,谁有福气得到了,就出大官。但那只鸽子形状的隆起石头面朝吴姓人家,吴姓的家宅据称是“蛇穴”,他们认为那只鸽子冲着大门而来是“鸽仔啄死蛇”,败吴家风水,就偷偷把鸽子形的石头敲掉。那位“地理先生”再次来时,看到印纽被毁,顿足长叹:此地大官出不成了!到了明朝,洪承畴年轻时爱到云峰、九仰一带游玩,看到这块状如官印的巨型石头,连声称奇,抚摸石头说道,如此大印,非一品官莫属。我他日若得跻身仕林,当向皇上讨此大印。果然,后来洪承畴官至清廷的武英殿大学士,首辅宰相,正一品。
四、菩提祖师——三代祖师:中峰院沧桑
中峰院是南安县廿七都的古代名刹之一。廿七都在隋唐之后佛教大兴,有“七岩八院”之说,中峰院就是“八院”之一。中峰院因位居九座山势仰天的群峰之中,依凤髻山而建,故名。
中峰院传说建于隋唐五代年间,住院和尚有99人之多。现存各种型状的大型石盂3具,其中一具特别长型者,雕刻有“宣和三年辛丑岁”字样。群众把这个石盂称之为“马槽”,传说当年中峰院有好几匹马,僧众日常食物用品,都靠马匹从英墟驮运进山。
现存还有当年中峰院散落在田中的建筑构件:旗杆石、鼓形门当。我认为,这些应是祠堂建筑之构件,疑为中峰院檀樾祠之遗物。这可以佐证当年中峰院规模之大,是有檀樾之经济支持的,才能确保如此大型禅院之宗教活动。
中峰院规模之大还有另一实物证据。该院于北宋宣和年间铸有铁质大钟一口,现在钟上铭文虽然大部分已经模糊,但其中“宣和三年辛丑岁”字样依然清晰可辨。
然而这么一座大型规模的佛教禅院为什么在清朝初年遭官兵焚毁,众说纷纭,谜一样的故事有各种版本。其中较为广泛传播的是:清初,朝廷听说泉州府同安县朱峰院有僧人集结谋反,于是立即派官兵前去剿灭。讵料传圣旨之人把皇帝谕旨同安朱峰院说成南安中峰院,于是大兵压境,可怜雕梁画栋一夜化为焦土,僧人死伤无数,仅少数人得以逃生。这当然只是传说而已,史书无载,现在已无从稽考。但清初南方各地反清复明事件时有发生,尤其内山有不服清廷统治者屡与海上郑氏集团遥相呼应,在寺院内部集结武装力量伺机而动是很有可能的,其结果也是注定要失败的,但其壮烈的牺牲精神可歌可泣,也留下了许多神秘的故事传说。
中峰院主祀佛本是菩提祖师,禅院遭焚毁后菩提祖师被人移祀翔云龙须岩,镇院之宝铸铁大钟也移去龙须岩了,现为南安市级保护文物。
谁也说不清那一年,中峰院信众重兴小型寺宇,奉祀分灵自德化县龙湖寺的三代祖师,又增祀“法主公”“神农教主(五谷仙)”诸神,成为一方当境神庙。斗转星移,几经兴废。1980年代复建。2017年6月,热心人士集资拆卸重建。现在落成的中峰院,为二进三重檐(四垂)大殿一座。刻有“宣和三年辛丑岁”字样的石雕马槽也移在大殿门前广场,作为镇院文物。
面对重建后金碧辉煌的中峰院祖师殿,我不禁思绪万千,感慨万千。一座中峰禅院,见证了时代变迁。岁月在这里演绎的沧桑巨变,都付与无限遐思了。
2021.4.13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