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抗美援朝老兵吴清波已经99岁了。令人欣喜的是,吴清波现在还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行动利索,根本看不出是个快跨入百岁门槛的老寿星。这不,近期电视剧《上甘岭》正在央视一套热播,每集吴清波都看得很入神,不过有时看到一些战斗场面,禁不住触景生情,想起牺牲的战友,又像小孩子似的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吴清波,南安市仑苍镇蕉坑村人,1926年9月出生。1949年4月,吴清波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11军31师93团的一名战士。1951年3月,随着部队番号改为“志愿军12军31师93团”吴清波与战友们一道“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启了他在朝鲜3年保家卫国的战斗。作为93团支前队的通讯员,吴清波光荣地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
吴清波军事素质很好,他能够熟练地使用步枪、七十二发子弹的转盘冲锋枪等武器,能够在黑夜中娴熟地拆装枪械,是一个神枪手。而且他头脑反应快,做事爱动脑筋,身手敏捷,被部队领导喜爱地称为“小猴子”。作为一名通讯员,他负责上传下达的通信任务。在陌生的朝鲜战场,为了按时传递文件和指令,他非常用心,能够熟悉有关首长和单位的位置、距离、路线以及沿途的情况,熟记口令、路标、信号和敌我识别标记等。这样,既不会耽搁时间,又不会影响任务的执行,还能减少生命危险。有时遇到黑夜,难以辨别方向,他就用摸石头、树干等“土办法”来辨别方位,其中的诀窍是:因为阳光日照和季风的缘故,东南方向石头、树皮触摸手感比较滑润,西北则比较粗糙。他还练就了一对“顺风耳”,一旦发现敌人动静,他能够用耳朵紧贴地面辨声,迅速分清远处来敌的人数和距离,并尽快做出埋伏隐蔽等应对的办法。
上甘岭战役开始后,吴清波每一次传送书信情报,都要冒着很大的风险,人只要暴露在地表上,敌人的枪炮马上随之而来。有一次,他刚要从坑道里冲出去的时候,只听“轰”的一声,他身后的一个领导赶紧把他往回拉了一下,吴清波一回身,那个领导笑笑地说:“小家伙,你看看你背后的大衣。”吴清波脱下身上的大衣一看,好险啊,大衣的后背被炮弹片炸开了一个大洞,幸亏里面还穿着棉衣,才没有伤及身体。吴清波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为了完成每一次任务,他一次次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时而匍匐前进,时而跳进弹坑,有时掀起的沙石吞没了他,炮声震昏了他,醒来后抖掉身上的泥土又继续前进,每次都按时完成任务。
为了准确掌握对面敌人的布防情况,有一天,部队派出一个加强班的捕俘小组,因为吴清波经常送信,对附近一带的地形比较熟悉,他便主动请缨加入这次捕俘行动。他们事先划分好捕俘、支援、掩护等三个小组,乘着夜色,以前三角队形,悄悄向敌人的哨所摸去。没过多久,听到敌人的哨所传来咳嗽声,又仔细搜索观察,在隐隐约约中看到有两个一高一矮的哨兵,高的那个好像是美国兵,矮的那个好像是南朝鲜兵,正一左一右弓着腰站着。吴清波看看地形,看到在两个哨兵的边上刚好有一个深坎,心里便有了主意,就一手拿着腰带,一手示意捕俘组跟他一起行动。他们在茂密的草丛中慢慢向敌哨兵靠近,在瞅准时机后,吴清波带着捕俘组跃身而起,先将两个哨兵扑倒,同时用腰带和绳子套住敌哨兵的脖子,随后顺势一滚,把敌哨兵拉到坎下。这时,早已在坎下等候的其他同志一同上手,捂嘴的捂嘴,绑身子的绑身子,像捆猪一样,把敌哨兵捆得严严实实,并用朝鲜语逼这个南朝鲜兵说出“口令”和敌人的布防情况。因为敌哨兵两小时就换岗一次,知道敌人的口令后,乘敌哨兵对上口令疏于防备的时候,又捕获了两名南朝鲜兵。这一次行动,就抓获四名俘虏,堪为奇迹。战后,吴清波荣立二等功一次。
1954年4月,吴清波随所在部队胜利回国。1955年2月,吴清波复员回乡,他从未提起自己立下的战功,一直在家乡当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直到2020年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时,吴清波的英雄事迹经各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才广为人知,其事迹还被收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据吴清波老人的家人介绍,各级和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对老人非常关心,老人的生活有了保障。谈起吴清波老人长寿的秘诀时,介绍了这几条经验:
一是生活有规律。每天早睡早起,每天5、6点钟起床,6、7点钟就吃早餐,中午12点钟准时吃饭,下午5点半钟就吃晚餐。
二是闲不住。老人一天看起来都很忙,早上起床后,喜爱到街路买油条,遇到附近集贸市场墟日,他也会去凑热闹。平时爱到村前村后走一走,与老人们一起聊天。
三是能自己料理生活。老人看干净,能够自己动手做的事,不依赖别人,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得井井有条,还能自己拖地板,平时勤换衣服勤洗澡,讲卫生,爱干净。
四是精神状态好。他每天都要坚持收看央视《新闻联播》节目,关心国家大事,看到祖国各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老人很高兴,有时还会把国家的好政策、好消息讲给家人和老年朋友听。在谈到晚年生活时,吴清波老人非常知足,他说:“看到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感到当年的付出和牺牲是值得的,祖国和人民始终没有忘记我们”,他还说“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我算不了什么,与他们相比我是幸运的。”
(来源:南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