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Valve Dealer
首页 > 仑苍广角 > 列表

仑苍253年老宅“复活”!800多人筹资修缮……

2024-07-04 10:58:58      来源:   

时间:2024年7月1日

天气:晴

地点:仑苍镇园美村李文森宅



眼下,南安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古建筑的保护受到了更多关注,南安市不可移动文物、建于1771年的李文森宅同样如此。


640.webp (4).jpg



三落五开间,坐南朝北,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第一次来这里,这座古厝比我想象的要大。


古厝保存最好的要数石材了,历经百年依旧光洁如新,也未受到苔藓的侵蚀。其中,大厅前方台阶铺着的条石足有5米长。李文森宅修缮筹建组副主任李楷模介绍,当时,这些石材通过水路运来,运输过程稍有不慎就可能断裂,以古代的技术水平,难度可想而知。


大厅两侧设有类似百叶窗的隔扇。为尽可能保留原有材料,修旧如旧,有的门板竟是去除无法恢复部分,新旧拼合而成……像这样,可供考究的细节还有很多。


640.webp (5).jpg



门厅正中,“天旌节孝”匾额高悬,正上方镶嵌写有“圣旨”的标志,成色古老。

640.webp (6).jpg640.webp (7).jpg




关于“天旌节孝”匾额,背后还有一段故事。18世纪,西溪河畔,李槐轩、陈晟娘夫妇举案齐眉,家庭美满。不料,天有不测风云,1760年秋,李槐轩撒手人寰,留下父母、陈晟娘及二子一女,长子李文森8岁,次子李嘉树4岁。27岁的陈晟娘拭去泪水,用柔弱的肩膀扛下家庭重担,照顾长辈,教育子女。


她的辛劳终有回报。长大后的李文森振兴家业,营建李文森宅。李嘉树精于学业,考中秀才,这让他有资格向朝廷请旌,表彰母亲。1837年,清道光帝特赐匾“天旌节孝”于陈晟娘,追封为“正七品孺人”,赠封李槐轩“潜德幽光”匾一块。



640.webp (8).jpg640.webp (9).jpg

据《南安县志》载:“李槐轩妻陈氏,青年守节,抚孤嘉树,后为诸生。”“同上处士李槐轩妻陈氏,守节,道光丁酉年请旌。”“李嘉树,园尾人,寿九十一。”为找到这些内容,李文森宅修缮筹建组工作人员翻遍了每一页《南安县志》。


后来,陈晟娘撑起的家继续开枝散叶,到了当代,已是子孙满堂,古厝有近千户业主,足迹遍布海内外。


李楷模今年74岁,说起儿时大家族的热闹,喜笑颜开。“当时古厝住有10多户人家,100多人。”他说,孩子们吃饭时,总喜欢端着碗筷在宅子里逛,一顿饭能吃上好几家的菜。宗亲们生活在一起很融洽,平时互相照应,甚至知道根据各家水瓢的规格大小,煮饭要加多少水。


640.webp (10).jpg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有人住进了新房,有人去了他乡发展,陆续搬离。古厝无人使用,渐渐破败,外墙大面积坍塌、木构件糟朽、地面下沉……2020年年底,李文森宅已是如此景象。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李氏宗亲重修祖厝的意愿强烈,很快就成立了筹建组,主持修缮工作。众宗亲踊跃捐资捐房,800多人共筹集近590万元。其中,约540万元用于修缮工程,余下50万元作为后续管理、活化利用之用。


640.webp (11).jpg


在市文体旅局、仑苍镇政府的支持下,李文森宅修缮工程验收合格后,业主们又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改,最终顺利完工。今年春节前夕,李文森宅修缮工程竣工,重现昔日盛况。


640.webp (12).jpg640.webp (13).jpg640.webp (14).jpg640.webp (15).jpg640.webp (16).jpg



“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是举办活动的好选择。”作为古厝业主之一,令李四平欣喜的是,竣工庆典结束5天后,他的儿子、儿媳在此举行婚礼,宴请宾客,受到了宾客们的一致好评。他希望未来祖厝能见证更多新人的结合,还有孩子们的成人礼。


640.webp (17).jpg



除了作为活动场所,开展传统文化研学,李文森宅还有光辉的红色足迹。历史上,李氏后裔也曾涌现出老地下党员、老游击队员,为革命事业的胜利作出贡献。


人们常说,有人气的房子不易坏,李文森宅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活化利用是对古建筑最好的保护。


(来源:海丝商报)

仑苍广角0.jpg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