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第九次工作会议安排部署,聚焦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单元经营模式实践,统筹推进精细化经营管控体系建设、价值创造能力提升、市场化经营能力提升等专项工作。
六院各单位统筹规划、创新突破、探索实施,结合本单位发展现状与实际业务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单元经营模式实践策略,取得了理念认识、市场拓展、研发创新、信息化建设、组织及人员效能、成本管控等不同领域的阶段性工作成效,为促进液体动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院官微今天推出11所的新闻报道,展示我院推行单元经营模式实践活动以来所取得的新成效新亮点。
全面改革 画出实现目标的“路线图”
因人定岗 “主人翁”意识迸发巨大能量
“事业部要长久发展,归根到底人是主角,我们今年要试点的单元经营模式,就是要分开算账、算细账,把每个人推到台前当合伙人,大家劲往一处使,一定能扭转目前的局面。”面对新事物单元经营模式,特种阀事业部副经理杨新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事业部转换思路,改变传统以岗定人的工作分配方式,而是“因人定岗”,充分挖掘员工的职业偏好、能力潜力,以更多的参与感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在设计工艺端,探索实行产品经理人制,在每个研发项目中,建立项目责任清单,设计、计算、出图和工艺方案、工艺试验同步开展,样件试制及时跟踪,试验数据全程记录,定期汇总分析,及时调整技术路线,优化设计方案,极大提高了新品研发和产品迭代升级效率。
在采购生产端,梳理库管、资料员、外协、调度等岗位的职责和能力,推动生产人员在高效完成本职任务的同时,联合工艺“自加压力”。“例如,自行制作地井阀试验台,效率提升5倍;积极协助质量部开展产品验收、现场监造,共计20余人次;配合市场开展售后服务共计60余人次。”单元长杨晓如数家珍。
在售后端,积极主动、灵活处置,与客户充分对接中挖掘市场需求。“成绩不能等靠要,主动走出去,广阔市场大有可为。”单元长晁辉经常鼓励大家发挥主动性,积极作为。单元员工全年累计出差800多天,足迹遍布全国100多座机场,除此以外,不少员工还在每个月与财务核对经营报表的过程中,学习财务知识,培养成本思维;在与其他经营单元进行内部交易的过程中,提升核算能力,看着数据做管理。
为解决员工不关注经营管理、不关注产品利润的问题,事业部在生产现场公布了数据看板,无形中增强了所有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内驱力拉满。过程公开、高度透明、相互信任的劳动关系让事业部形成了独有的“家”文化,把事业部的事当成自己家里的事来办已经成为员工的共识和行动自觉。
指标逆转 只是收获的“冰山一角”
2024年12月,特种阀事业部利润完成2100万,同比增长5%;经营性现金流5300万,同比增加570%。
收获不止在于指标的改善。在试点的过程中构建一套单元设置、目标分解、单元核算、单元交易、考核激励的经营管理机制,让框架体系可重复、可复制;在试点的过程中制定一套指导单元经营各环节稳步推进、有序运行的规范化管理标准文件,让管理行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试点的过程中建立起一支具有效益成本理念、自主经营意识、奋斗创新精神的“事业合伙人”队伍,让团队中的每个人有所成长,要算账、会算账、能算账。